甘肅技校認為取消學校行政級別還得邁大步
編者按
日前,教育部發(fā)布《關于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 促進政府職能轉(zhuǎn)變的若干意見》。《意見》包含5個部分、22條,明確提到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取消學校的行政級別。那么,該如何看待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取消學校行政級別的難點在哪?該從哪些環(huán)節(jié)入手?本期刊發(fā)三篇文章,以饗讀者。
學校摘“官帽”須從紙上落到地上
取消行政級別不是對學校的要求,而是對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要求。既然已經(jīng)認清了行政級別對學校的危害,就不能只是在文件中呼吁,而應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加以落實。
■別敦榮
在國家正式文件中,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在5年前頒布的教育規(guī)劃綱要就有明確規(guī)定,但時至今日,取消學校行政級別依然進展緩慢。
正因為如此,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不論規(guī)模大小、層次高低,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行政級別。高校分為副部級、正廳(局)級和副廳(局)級,中小學和幼兒園分為處級、科級或股級等,學校內(nèi)部組織機構(gòu)和所有行政人員也都有相應的行政級別。尤其是在一些副部級高校,各級行政人員的級差從最高到最低可在10個層次以上,讓行政信息傳輸線路漫長,協(xié)調(diào)困難且效率低下。
給學校定行政級別,讓學校行政化,對學校而言百害而無一利。最大的害處在于它導致學校性質(zhì)異化,學校不像學校。高校有了行政級別,很多行政人員盯著行政級別謀升遷,學術人員無心學問而熱衷行政。行政級別與行政權力是一對孿生兄弟,由于行政人員掌握了行政權力,掌控了決策權,掌握了各類教育資源的分配權和處置權,所以整個學校唯行政人員是從,行政權力暢行無阻。知識無位,學問無力,高校教授治學難有用武之地,中小學教師無從民主參與辦學。所以,學校難有大的發(fā)展,創(chuàng)建特色名校往往停留于行政領導的嘴上,而難以成為教師的工作目的。
行政級別的表現(xiàn)在學校,危害在學校,但根子卻在校外。學校的行政級別都是各級黨委和政府所賦予的,不是學校自封的;學校各級行政人員的行政級別和權力也不是學校決定的,而是由各級黨委和政府確定或授權確定的。各級黨政機關不僅賦予學校行政級別,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強化行政級別,致使行政級別的意義被放大。行政級別是政府部門的組織要求,沒有行政級別,政府的工作不可能有序地開展。但學校不是政府,行政級別不適用于學校。用行政的邏輯辦理教育事業(yè)、管理學校辦學,這樣的做法無助于學校按照其自身的規(guī)律辦學。
取消行政級別,學校和各級黨委、政府都要作為。從根本上說,取消行政級別不是對學校的要求,而應當是對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要求。既然已經(jīng)認清了行政級別對學校的危害,就不能只是在文件中呼吁,而應當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工作中進行落實,真抓實干,逐步取消各級學校的行政級別,淡化和消解行政級別的影響。當然,在我國官本位的社會文化中,完全取消行政級別需要有一個過程。之所以學校行政級別至今仍然巋然不動,也是因為這項工作牽涉面廣、影響大。這是一項煩瑣而系統(tǒng)的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拿出動真格的姿態(tài),全面研究學校行政級別的各種表現(xiàn)和影響要素,制定取消行政級別的時間表、路線圖,采取實質(zhì)行動,著力解決羈絆學校健康運行、高效發(fā)展的障礙。(作者系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取消行政級別還要依循“章法”
我國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可以與制訂、執(zhí)行學校章程,推進依法治校結(jié)合起來。如果政府、學校、社會都尊重學校的章程,那么有助于理清政府、學校和社會的權責關系。
■熊丙奇
取消學校行政級別,被認為是《意見》的亮點之一,但這一“亮點”早在5年前就已經(jīng)“亮”了出來。取消學校行政級別,是推進管辦評分離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否則政府部門對學校的管理模式、對校長的任命、管理、考核、評價,就難以擺脫傳統(tǒng)的行政思維——學校被作為一級政府部門管理、校長會按照任命、管理干部的方式任命、管理,學校辦學也不得不圍繞上級指令。
正是由于認識到取消級別的重要性,因此,無論是教育規(guī)劃綱要,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都明確提到這一改革措施??墒?,在過去5年間,還沒有公辦大學取消了行政級別,知易行難是取消學校行政級別的真實寫照。不僅取消高校行政級別如此,取消中小學行政級別也困難重重。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我國就有部分省市啟動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可取消職級之后,政府部門還是套用行政級別對校長進行管理,而且校長的選拔、任命還是由行政部門負責,只是從原來的地方組織部門轉(zhuǎn)到地方教育部門,行政化問題依舊。
誠然,取消行政級別不能說教育就去行政化了。教育管辦評分離的改革不是取消行政級別那么簡單,在取消行政級別之后還必須建立全新的政府管理學校的模式,包括改革由政府部門主導的撥款體系,建立大學理事會和社區(qū)教育委員會,等等。這些改革內(nèi)容在這次《意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現(xiàn)。我們希望的是,這次《意見》切實得以貫徹和落實。將取消行政級別作為推進管辦評分離改革的突破口,有實質(zhì)性的作為。
目前,我國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可以與制訂、執(zhí)行學校章程,推進依法治校結(jié)合起來。教育部已要求高校制訂大學章程,中小學也要“一校一章程”。學校章程是學校依法治校的憲章,政府部門必須依法保障學校的投入,同時不得干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學校內(nèi)部實行現(xiàn)代治理,行政不能干涉教師的教育和學術活動。如果政府、學校、社會都尊重學校章程,那么有助于理清政府、學校和社會的權責關系。
對于取消學校行政級別,政府擔心把權力放給學校后,學校濫用權力,學校則擔心行政級別被取消后,原有管理模式不變,學校地位更低,更難獲得資源。因此,依法治教就很關鍵。如果政府能依法保障投入,不把撥款和行政評審、評價綁在一起,學校就不用再“跑部錢進”。同時,如果學校能完善內(nèi)部治理,依法辦學,做到行政權和教育權、學術權分離,那么也就消除了顧慮。所以,推進去行政化,取消學校行政級別,依法治校是關鍵,這要求政府部門在推進去行政化過程中,要依法行政,按去行政化的要求履行政府責任,做好對學校的監(jiān)督和服務。(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取消學校行政級別 不是取消行政服務
■葉雷
學校與政府機關不同,應遵循辦學規(guī)律,像一所學校而不是像一個機關,因此才有了“學校去行政化”的問題。學校行政化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學校與政府關系的“下級化”,政府與學校的關系異化為簡單的行政關系;二是學校內(nèi)部管理的“官僚化”,不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官大一級壓死人”;三是學校與社會關系的“級別化”,衡量一所學校的社會地位不是靠學校的聲譽或口碑,而是靠學校的行政級別。
但是,行政化與行政是有區(qū)別的。行政化的本質(zhì)是層級化基礎上的官僚化,依賴行政權力而產(chǎn)生;而行政是指一定的社會組織,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xié)調(diào)、服務、監(jiān)督等特定手段發(fā)生作用的活動總稱。因而,行政具有普遍性,而行政化是有了行政權之后才產(chǎn)生的。學校是一個沒有行政權力的組織,因而需要“去行政化”;學校也是一個社會組織,在其活動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生行政現(xiàn)象。所以,取消學校行政級別不是取消學校行政。
正因為學校行政化的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所以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從厘清學校與政府關系的角度,確實是去行政化的措施之一。但是,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并不意味著學校就去行政化了。不解決學校與政府的簡單隸屬關系,劃清各自的角色與責權,不實現(xiàn)政府對學校由傳統(tǒng)的行政管理轉(zhuǎn)變?yōu)樘峁┓眨匀粚嵭腥轿?、全過程的管理方式,即使取消了學校的行政級別,學校行政化的問題可能依然存在,甚至更嚴重。
任何一個組織要正常運轉(zhuǎn),都必然存在行政組織和行政行為。而就一個組織內(nèi)部來說,是否會滑向行政化,主要取決于這個組織的運轉(zhuǎn)理念、運轉(zhuǎn)導向,尤其是決策模式。取消學校行政級別之后,如果學校的行政組織依然堅持官僚理念,而不是群眾理念,依然堅持權力導向,而不是服務導向,依然是自上而下的決策模式,而不是科學化的決策模式,學校內(nèi)部就依然可能是等級森嚴的“官本位”,依然可能徘徊在行政化的泥沼里而不能自拔。
可見,甘肅技工學校認為去行政化不是要去掉學校的各類行政機構(gòu),更不是去掉學校的行政活動本身,而是從關鍵決策權中全身退出,回歸服務的本質(zhì)定位,盡量去掉妨礙教育進步的各種因素。任何高水平的社會組織,一定都是建立在高效率行政服務的基礎之上的。從這個意義上,學校不僅不能去掉行政,反而應該圍繞服務,強化學校的內(nèi)部行政,如優(yōu)化治理結(jié)構(gòu),科學界定行政職能,實現(xiàn)行政人員專業(yè)化、專門化,創(chuàng)新用人機制,激發(fā)機制活力。
客觀來看,取消學校行政級別是教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但不是不要學校的行政部門和行政活動,而是讓行政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學術服務,淡化和告別學校的官僚色彩,不讓行政成為學校教書育人的阻礙因素,真正讓學校回歸教學和科研的學術本位,回到更好地教書育人這一軌道上。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網(wǎng)址:http://www.gsbfjx.com/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聯(lián)系電話:400-689-0931,15294148571,QQ:2550129314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文化宮華林路890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