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狂攬65證書,求職遇冷誰之過?
大學狂攬65個證,辦過社團創(chuàng)過業(yè),當過企業(yè)董事長助理,可如今,安陽工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大四的孫同學投了50多份簡歷都石沉大海。他疑惑:難道65個證書抵不過一個985院校的學歷?(《京華時報》 5月12日)
又臨一年大學畢業(yè)季,有關大學生求職就業(yè)的話題自然而然便成為社會熱點,引人關注。上述新聞中,這名三本“證霸”求職遇冷的消息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并試圖借助該事件,力證用人單位“重學歷而不重能力”這一命題。只可惜,所謂“證霸”,似乎也不能證明其擁有“過人之能”。
我們應當看到,報道中所謂“證霸”求職遇冷,以及用人單位“重學歷不重能力”的推論,更多的只是一種一廂情愿、毫無根據(jù)的主觀臆斷。因為當用人單位還無法判定某個人的實際能力時,他的學歷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種證明。雖然這名“證霸”手持65個證書,可謂是“博學多藝”,但未必和所投的單位用人需求相對口,因為可能他并沒有“專精一技”。所以大家與其帶著受迫害感抨擊用人單位,還不如直面現(xiàn)實,致力于將求職簡歷上“給我一個舞臺,還你一片精彩”的空話套話變成用工作實績例證似乎更為靠譜。
在現(xiàn)實工作中,在基層單位,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對此類論調感到陌生。隨著我國鐵路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天之驕子”投身鐵路事業(yè),扎根基層一線。但在日常工作中,筆者卻時常能聽到一些老職工對他們“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負面評價。“心比天高”往往是他們的真實寫照,“象牙塔”內倍感優(yōu)越,“溫室”之中呵護有加,殊不知,理論還需聯(lián)系實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因此,在技校看來,“證霸”求職遇冷所影射的“學歷與能力”問題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因為如果說學歷只是能力的一個方面,那獲得65個證書的所謂“證霸”,同樣也不是其能力的全部證明。須知,工作能力是無法用“學歷”衡量,更無法經(jīng)“認證”獲得。只有通過自己腳踏實地地去奮斗,用自己的工作實績去證明。所以,優(yōu)秀的高校畢業(yè)生們,讓我們不再抱怨,讓我們放低身段,明確自己的定位,與其“博學多藝”,不如“專精一技”,惟有學有所需,學有所用,用有所長,如此才能真正適應企業(yè)單位的用人需求,讓自己的青春奮斗得更有目標和價值。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網(wǎng)址:http://www.gsbfjx.com/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聯(lián)系電話:400-689-0931,15294148571,QQ:2550129314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文化宮華林路890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