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青年告訴你:中職學生一樣成大器
第五期中職學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全國校園巡回分享團成員陳斌(左二)、王天宇(左三)、戴巍峰(左四)、李曉晟(左五)、范麗鋒(前排右四)、陳士恩(前排右三)、張志坤(前排右二)、王偉歡(前排右一)一起座談。
記者第一次見到第五期中職學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全國校園巡回分享團的8位成員時,他們正手拿演講稿,認真而又緊張地演習著發(fā)言內容,不時在發(fā)言稿上寫寫劃劃,修改一下措辭、調整幾個語句、添加一點內容,用心完善著所要分享的成長故事和奮斗經歷。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張志坤、浙江鎮(zhèn)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焊工班長范麗鋒、中國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鋼結構公司冷作工高級技師陳士恩、開疆辟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陳斌、江蘇技師學院教師王天宇、北京啟明星辰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工程師王偉歡、上海申通集團地鐵運營第三有限公司戴巍峰、國美電器集團互動運營主管李曉晟,此次團中央遴選的這8名來自生產、建設、服務等一線的優(yōu)秀中職畢業(yè)生典型,將組建成“彩虹人生——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第五期中職學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全國校園巡回分享團,分赴陜西、青海、河南、湖北等地開展校園巡回分享活動,與各地的職校學生及社會人士進行交流。
不退縮不氣餒,艱苦的人生磨煉他們的意志
浙江鎮(zhèn)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焊工班長范麗鋒。
分享團的8位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分屬不同行業(yè)、人生經歷迥異,但他們都是中職畢業(yè)生,都通過自身努力成為了所從事行業(yè)中的佼佼者,彰顯著自強不息的青年精神。
來自浙江遂昌的范麗鋒今年32歲,是8位成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出生于小山村的范麗鋒因為家庭貧苦,從5歲起就開始幫助家里干農活、照顧弟弟,“小時候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放牛,而后步行半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
“我的周末是在砍柴、拔豬草、放牛中度過的。寒暑假,我除了干完家里的農活,還得靠給別人種豆子、割稻谷,為磚廠砍柴火賺取學費。我12、3歲就能挑100多斤的稻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艱苦、辛酸的童年生活令范麗鋒早早意識到自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一門技術、掙到錢,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初三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范麗鋒聽說遂昌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在招生,為了早日賺錢養(yǎng)家,范麗鋒不顧父母的反對,背著他們借了400元錢報了名并選擇了機電專業(yè)。
這一次選擇,正式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2000年畢業(yè)后,范麗鋒順利進入寧波鎮(zhèn)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參加培訓,雖然因為身體瘦弱不被看好,但是范麗鋒不服輸不氣餒的精神和超于他人的刻苦努力為他贏得了公司認可和轉正的機會。
范麗鋒說,“我想我不會比別人差,別人學一遍我就學十遍,別人練一小時,我就練兩三個小時。上班時,我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師傅操作時,我就在一旁仔細觀察。下班也沒閑著,焊工需要體力,為了鍛煉自己的臂力,我每天下班后在宿舍里鍛煉。平舉,兩臂上各吊一塊磚,一練就是一兩個小時。”
在工作中,他把焊接理論與改進工藝結合起來,獨立或參與完成了10多項新材料、新結構的焊接工藝應用開發(fā);工作之余,他自學彌補理論知識,在2014年完成寧波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過程本科學業(yè)
如今,憑借多年的堅持、努力,范麗鋒先后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yōu)秀農民工、浙江省首席技師等榮譽,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低起點、高成就,中職人的青春一樣美麗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張志坤。
來自廣東普寧的張志坤畢業(yè)于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今年僅僅21歲,是8位團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連說話都靦腆的青年人,在2015年8月于巴西舉行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一舉奪得數控銑項目金牌,令國人為之振奮。
張志坤說,他因為小時候貪玩沒能考上高中,在入學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前的暑假打工經歷,令他深深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和知識的重要性。
盡管初中基礎差,初學數控加工時在班里排名靠后,但是年僅16歲的張志坤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在數控競賽班里堅持了下來。“兩個月的訓練非常辛苦,每天都是從早上8點鐘訓練到晚上10點鐘,最晚的時候甚至到凌晨3點。”張志坤說,盡管訓練緊張,但是他完全感覺不到疲憊,因為他感覺到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勤奮、刻苦的態(tài)度為張志坤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并獲得名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依次參加的省級、國家級的不同級別的選拔賽中,張志坤每次都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晉級,最終成為數控銑項目中代表我國的唯一一名選手前往巴西參賽,并載譽而歸。
回憶起這段經歷時,張志坤覺得在成長過程中,苦難和挫折是必須要經歷的,也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部分。“從自身經歷而言,后天的刻苦努力非常重要,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懷揣夢想、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就一定可以走向成功之路。”如今,張志坤已回到母校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任教,為培養(yǎng)更多數控人才奉獻青春的光和熱。
8位團員,有的在上學期間就已經成績突出,有的在畢業(yè)后經歷過人生低谷,但是如今,他們每個人在各自的行業(yè)中成就斐然,自強不息成為他們共同的標簽。
實現中國夢、弘揚工匠精神,是青年人的歷史使命
在今年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召開的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chuàng)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yè)教育,在這次參與分享的8位成員看來,在堅守中弘揚工匠精神和職業(yè)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是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來自上海,畢業(yè)于上海市北職業(yè)高級中學的戴巍峰覺得,青年人不能因為工作中遇到困難挫折就消沉退縮,“從零開始,奮斗也是一種幸福。中職學生更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來提升自己,提高技術能力和水平,適應社會的飛速發(fā)展。”
如今,戴巍峰就職于上海申通集團地鐵運營第三有限公司,成為了一名能夠駕駛電動列車和內燃機車的雙證司機。
范麗鋒覺得,他們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充分說明中職生是很有前途的,“近幾年來,國家對于中職教育的投入很大,在校生不僅有生活補貼,學校的硬件設備也有很大改善,特別是工匠精神的提出,更是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如今已成為中職教師的張志坤則表示,現在很多中職院校都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校風校紀嚴格,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非常完善,中職生們是可以充分寄予期待的。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所言,“‘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成就。”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人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人的性格。在一個“匠心筑夢傳世”的時代,中職是國家培養(yǎng)職業(yè)技術型人才的重要來源,中職人的專注和堅持、責任和擔當,將賦以工匠精神、職業(yè)精神更多的傳承基因和時代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多貢獻